平面设计新手如何快速学习构图技巧?构图能力是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计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构图是设计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形象化、可视化的过程,归根结底是要依靠一系列造型手段,并通过设计师的创作以构成画面造型上的表现形式。 那么,我们又如何在有限的画面中进行合理布局,在画面构图上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注意动静的关系 静态构图是指画面造型元素及结构均无明显变化的构图形式。动态构图是指造型元素及画面结构发生变化的画面构图形式。动态构图下的设计元素处于运动状态, 在构图过程中,静态物体要有静感,而动态的物体要有动感,要有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画面效果。 注意画面层次感 构图的首要任务是突出主体形象,要求设计师 处理好主体与陪体、主体与环境和背景的关系,以恰当的角度和取舍,配置好光、色、影调、线、形等造型元素,以获取尽可能完美的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设计画面。 明确画面的主体,通过构图设计和构图配置处理好主体与陪体等的相互关系,既能很好地反映主题,又能在结构上分清主次,合理构图。或者使主体在画面上所占的面积不大,大部分面积让位于环境。 对主体的阐述着重神韵和内涵,有的主体甚至掩藏在画面深处,同样具有吸引力,观众的视线最终会停留在这里,使之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 陪体指在画面中与主体构成特定关系,或辅助主体表现主题思想的对象。陪体在画面中能对主体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帮助主体说明内涵。陪体可以渲染,烘托画面的主体形象,发挥其“陪衬”作用,使主体的表现更鲜明充分,比如通过光影、色彩手段来渲染主体所处环境的氛围等。 环境是指画面主体周围的点缀与装饰元素。环境在画面中除了能陪衬、突出主体之外,还能表现主体的活动地域、时代特征、季节特点、地方特色,及表现画面的气氛,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和概括力等。 画面所要表现的主体对象是否突出,是衡量构图的主要标准之一。设计时必须正确处理好主体、陪体及环境等的关系,做到主次分明,相互照应,轮廓清晰,条理和层次井然有序。 注意运用均衡 均衡主要是指构成画面各种因素在视觉重量上的均势。画面中的均衡可分为结构的均衡和色彩的均衡。 结构的均衡,在实际拍摄中要利用人们的视觉加重作用来制造均衡(动态的、心理的)。例如:绘画理论中讲的“补白或者飞白、留白”,大面积空白处的小面积视觉对象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人们的视觉集中,因而视觉分量相对就重,可以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将“黄金分割”借鉴到构图中,也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按照黄金分割点来安排主体的位置;根据黄金分割率来分配画面空间;按黄金率来安排画面中地平线的位置,这些黄金分割式构图能够给人以悦目的视觉效果。“留白”、“黄金律”都是利用人们的视觉加重作用使画面达到均衡。 色彩的均衡是指画面上不同色彩面积的分布要避免等量、对称和零乱。等量则无主次之分;对称则平淡乏味;零乱则使人过厌。处理色彩的均衡,要根据主体的颜色,尽可能地选择与其相对的色彩背景,也可调整主体的颜色,这样能使主体更加突出,画面的整体效果更加鲜明。 运用“留白”、“黄金律”同样可以处理画面色彩的均衡。但色彩的分布一定要有大小、轻重、主次之分,避免色彩对比的生硬和过于强烈,更要简洁、单纯,防止杂乱无章。 注意运用对比 构图中的对比是以两种不同的造型手段,在画面上进行比较,是突出主体的有效手段。经常运用的手法有虚实对比、大小对比、影调对比和“藏露”对比。 虚实对比是利用镜头景深的特性,使主体清晰、陪体模糊,以突出主体。这种对比可造成空间深度感,使画面的影调层次丰富,同时还可加深主体的体积感,造成符合设计画面的意境等。 大小对比是指体积的对比。这种对比同时也包括远与近、高与低、长与短等对比的形式。但是,不管是不同质的对比,还是不同量的对比,实际上都表现为体积的对比。 影调对比是指画面中各种不同程度影调之间的对比。例如在大面积暗调的画面中,明亮的 通过明暗的变化,可突出主体的形象。另外,通过光线的处理,使明暗交替,即将明的叠在暗处、暗的叠在明处,也可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 藏露对比是指在表现作品情节或具体的形态时,不是和盘托出,而是只显示一部分,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另一部分处理在画面之外,但又自然地使人理解并联想。这种对比手段如运用得当,可间接地表现出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注意发挥线条的作用 设计构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线条的提炼、选择和运用。设计师要能从设计对象自身的结构、运动及相互关系中找出最主要的线条结构并迅速形成画面构图的骨架和主干,从而将画面中散乱分布的被摄对象相互联系起来,造成和谐、均衡而又明确集中的画面构图。 线条是指画面形象所表现出的明暗分界线和形象之间的连接线。线条是构成千变万化可视形象的基本因素;也是设计师必须精通的一种设计造型的法则。根据线条位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外部线条和内部线条。外部线条是指画面形象的轮廓线。 根据形式的不同,可将线条分为直线、曲线两大类。直线又可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三种基本形式。表现平稳、庄重的感觉,常以水平线作为构图的主线条。 当构图以斜线为主导线形时,画面会显得很活跃,会使运动的物体得到强化,表现出强烈的运动感和速度感。曲线则指一个点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并发生变向后所形成的轨迹。 曲线具有流动感、韵律感与和谐感,当构图的主线条为曲线时,曲线能引导视线向纵深发展;能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深度;会使画面表现出生动活泼、起伏舒展的美感。 注意采用造型艺术 在创作过程中巧妙运用造型可使画面有装饰美,但避免那些过于规则化的外型,我们一般常用的有字母型构图、符号型构图、“S”形构图等。当画面结构和某个字母相似或雷同时,该画面便被称为字母型构图。 字母是对构图形式抽象化的解释,便于设计师对画面构图的理解和分析,也是使构图条理化的一个捷径。常见的字母型构图有“L”形、“O”形、“C”形和“V”形等。 “符号”是摄像构图抽象的表现方法。符号的确定不是随意取之,而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符号的含义大多与被摄对象有着内在的联系,同时,符号作为构图的形式,又必然符合美学的法则。常见的符号型构图有: 所谓的“S”形构图,实质上就是一种富有变化的曲线构图。这种构图形式被公认为具有美感,因为“S”形的曲线,总是给人以流畅、活泼的感觉并成为画面中最吸引人们视线的部分。 同时,应注意各种造型之间的结合。点、线、面结合就是其中的一种,以点连线、以线连面,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有主体空间的整体,这是美化画面的一种方法。 构图贯穿于设计工作的始终。设计师在确定主题内容后,要选择、组织和找寻到最佳的画面结构方式,并且要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创作兴奋和随时发现的创作敏感,以使自己的画面构图得到不断地改善和创新。 此外,还可以在借鉴绘画、摄影等构图原理和构图技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构图特点以及设计灵感加以灵活地运用。
文章分类:
新闻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