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平面创意包装设计技巧依据一定标准将包装设计中的通感效应分成三种层次 :感觉挪移、表象叠加、通感意象。设计师通过自身审美观、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把这三种层次与包装设计结合起来,可以使设计内涵更加丰富上升到美学,可以深化审美感受,满足当下人们的精神、情感需求。
感觉挪移,是指在人们已经有的实际感觉经验,从一种感觉经验引出另一种感觉经验,进而产生相对比较初级和直接的通感表现形式。包装也是商品外在附加成分,除了要满足包装的现实功能,也要注重借助外包装让消费者与商品有更加直接的感受。把感觉挪移与包装设计相结合,不仅可以使包装设计商品的特质更丰富,还能吸引目标消费群体的视线。
这样的设计处理方法,需要消费者可以根据包装上设计的图形、文字、颜色等要素,通过感觉挪移对商品产生最直接的感受。如,同一系列食品的不同口味会用不同颜色来表现,看到橘色会联想到橙子口味,看到粉色会联想到水蜜桃口味等。又如,乳制品包装多用白色,清洁类产品多用蓝色等。这就是在进行包装设计时,通过颜色的感觉挪移使消费者联想到食品的口味类型。
表象叠加,是指多种感觉相互叠加的一种多重的综合通感心理感受,是感觉挪移的延伸。包装设计中“感觉挪移”的通感审美,使商品在货架上脱颖而出,让消费者的目光先集中到这里,进而促使消费者产生兴趣把商品拿在手中近距离观看,借助包装的风格特点、材质运用和造型设计,激发消费者美的遐想,增加对包装美感的喜爱,进而促进对商品本身的喜爱,有利于增强购买欲。
例如:德芙的一款巧克力,在包装的设计上使用了丝绸、咖色、金色和产品形象等元素,咖色中融通了巧克力的味觉,而在人们以往经验中丝绸是光滑的、柔软的触感,融通了德芙巧克力带来的细腻柔滑的口感,设计者最大程度上激发消费者的多重通感,加强包装设计的感染力,使包装传递更丰富的商品信息。
通感意象,是指客观物象和主观精神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形象。通感意象是融入了设计师自身内在的审美追求和精神思想的表达,达到内容的传递,形式的创新,可以达到主客体的融洽统一,是更深一层通感效应的表现。通感意象心理表现对于设计者体现商品包装设计中本质的、传统的观念文化相当关键。如市场上一些包装设计中使用书法的表现形式,用多变化的笔墨技法突出创作的主题设定,使包装洋溢着浓烈的中国味。
色彩带有丰富多样的表达力和极强的情感、情绪传递能力。例如,商品的外包装是红颜色,会给人们带来喜庆、祝福、热情、革命等感受 ;商品的外包装是绿色,会给人们带来闲适、健康、草原、植物等的感受……再如人们看到橙色的时候会想到“酸”,看到红色的时候会想到“辣”,看到蓝色、深色的食物会抑制食欲……还能够运用不同的颜色调动人的通感感受。
也因此,为给消费者营造出热情度、高效率、明朗的场景情绪、情感感受,一般快餐店内使用的桌椅颜色多以较鲜艳的色彩为主 ;而现代咖啡厅则多以暗色、暖色调为主,目的是希望为客人营造优雅舒适惬意的生活感受 ;饮品雪碧的包装在颜色搭配上选用了蓝绿色,可以让购买者在口腔、手掌都产生冰爽的感觉。因此,在对商品进行包装设计的时候,应该要充分利用色彩的特点,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商品包装上的图形包括很多,例如商品的LOGO、商品的实际形象或一些装饰图形等,各种各样的包装,图形变化多样,图形的风格也比较多,但是为了更好地使商品带给消费者新鲜感,设计者在设计图形时要使其具有个性化,可以是较为具象的设计表现,也可以是较为抽象的设计表现 ;可以用摄影图片进行表现,也可以用手绘插图进行表现……这些不同的表现方式方法,皆是为了更好地与消费者心理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
所谓以物类情、睹物思情、移情及物、以情寄物、意象互通、意味深长,可以达到通感效应,更好地给消费者传递商品的特性、产品的功能、品牌的理念等,最终达到商品的推广。在进行包装设计的时候,要进一步提高对图像语义与多义性的研究,包括图像带给消费者的直观感觉。
不同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仅可以增加对商品的保护效果,而且消费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触觉和嗅觉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同时使消费者形成自己的主观感受,进而影响购买决定。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往往会通过观察产品的包装来感知产品。
例如棉麻、竹编、木材等天然材质,消费者通过看和实质触摸,可以联想到粗犷、大自然、泥土的芬芳从而产生对绿色、生态、大自然的崇尚感情和对商品的心理认同。但需要注意的是,设计师在进行包装设计的材料选用时,必须综合考虑目标受众的特点,如年龄阶段、消费水平,还必须综合考量包装材料的应用性、审美性、情感性等要求。
考虑到现实因素,首先包装设计材质肌理的丰富维度较广,既可利用各种天然材料的天然肌理丰富加以展示,又可利用印刷技术进行自然肌理丰富。其次,不同材质肌理包装的使用,可以为商品体现出不一样的氛围、语境。最后,商品自身的材质可变化性较小,但设计师可从商品的形状、商品特性中改变肌理表现,丰富消费者的视觉印象。
文章分类:
新闻动态
|